行业新闻

头号研报:充电桩行业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2019/12/26 13:21:42


国家电网11月表示,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今后,新能源汽车车主可以通过国家电网联行平台APP对分布在各地的超过40万个充电桩进行统一的查询、导航、充电和支付。目前,全网络的实测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17.4万台,同比增加61.2%。其中,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49.6万台。今年前11个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6.5万台,同比增加29.5%。

  据统计,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已呈现高集中度趋势。截至今年11月,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运营商只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14.4万台、星星充电11.2万台、国家电网8.8万台、云快充3.3万台、依威能源2.5万台、上汽安悦1.8万台、中国普天1.4万台、深圳车电网1.2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0%,其余运营商仅占总量的10%。

  12月16日,特锐德(17.950, 0.25, 1.41%)(300001.SZ)发布公告,称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本次增资总金额合计不超过13.5亿元,投后估值约为78亿元,占上市公司市值的42%。2014年7月,特锐德宣布进军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成立子公司特来电。特锐德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度,特来电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充电量第一的龙头地位。截至2018年底,其充电业务累计充电量约16.9亿度,2016-2018年度充电量复合增长率超过200%。

  目前充电桩市场由于具备充电桩行业整体运营效率不高、前期投资规模巨大、盈利模式不清晰、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业内人士表示,运营类充电桩的静态投资回报期平均为5.74-9.57年。目前,该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国资企业(国家电网、中国普天)、民营资本(特来电、星星充电)、主机厂(上汽安悦、比亚迪(46.480, -0.37, -0.79%)),充电桩企业除了特来电宣称盈利外,其余均是亏损状态。此次特来电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将开启充电桩运营商新的竞争格局。